2020开平市第二中学高一分班考试情况 ,将发布在下图中,具体情况扫码查看
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 ,与基本培养基(只含碳源、无机盐、水)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的特有的成分有 。
(2)进行②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原因是 。从 培养基上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采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接种针挑取 (选填“菌落A”或“菌落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 ℃振荡培养1~2天,离心,取沉淀物用 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
②吸取1 m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15 mL融化并冷却至45~50 ℃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为A、B、C、D、E。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组别 | 所含氨基酸 | ||||
A | 组氨酸 | 苏氨酸 | 谷氨酸 | 天冬氨酸 | 亮氨酸 |
B | 精氨酸 | 苏氨酸 | 赖氨酸 | 甲硫氨酸 | 苯丙氨酸 |
C | 酪氨酸 | 谷氨酸 | 赖氨酸 | 色氨酸 | 丙氨酸 |
D | 甘氨酸 | 天冬氨酸 | 甲硫氨酸 | 色氨酸 | 丝氨酸 |
E | 半胱氨酸 | 亮氨酸 | 苯丙氨酸 | 丙氨酸 | 丝氨酸 |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 。
解析 (1)根据过程①培养的效果图可以判断,该过程所采用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图示为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据此可知:与基本培养基(只含碳源、无机盐、水)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的特有的成分有氨基酸。(2)为了防止将特定营养成分带入培养基,进入②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氨基酸缺陷型菌株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了相应的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中生长,因此应从题图中完全培养基上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采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结合(2)的分析可知:①用接种针挑取A菌种并培养;②离心后菌株存在于沉淀物中,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取沉淀物用无菌水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③表中信息显示:A、D区域含有、其他区域不含有的氨基酸是天冬氨酸,而实验结果只有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天冬氨酸缺陷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国大联考答案网 » 2020开平市第二中学高一分班考试情况(开平二中)